|
發布時間:2021-02-08 15:11:50 | 作 者: | 來 源:大同市發改委官網 |
2020年以來,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強調要有針對性采取改進措施并加強溝通協調,大同市發改委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單位,堅持高質量完成國家、省重要工作指示,及時落實各項政策文件精神,做好組織管理工作,全市上下搶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利時機,科學謀劃,扎實推進,以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為根本,以健全信用規章制度、構建覆蓋全社會信用信息系統為基礎,以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為手段,誠信大同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,在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
信用體系建設有序推進。我市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,聯席會議成員共51個單位。先后出臺了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、信用信息征集目錄、“雙公示”、聯合獎懲、信用承諾、信用監管、信用應用、信用修復、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,有力支撐了我市“放管服”改革、營商環境優化和社會治理創新,全市自上而下的信用體系建設制度體系不斷健全。
城市信用排名快速提升。2019年7月份在全國地級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中大同市僅居225名,排全國倒數36名、全省倒數5名。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大同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持續上升,2020年6月份在全國地級市排名中躍居57名,首次超越呂梁,位列山西省第一;2020年7月份在全國地級市排名中居56名,位列山西省第一。在2020年3-12月的10次全國地級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中(2020年1-2月因疫情影響沒有排名),大同市先后6次位列山西省第一,4次位列山西省第二,持續保持在山西省的第一方陣。
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大幅增量。2019年底大同市信用信息歸集數據量僅為6000余萬條,2020年底已累計歸集數據量達1.7億余條,其中“雙公示”信息43萬條,水、電、燃氣、倉儲物流等特定信用信息歸集333萬條,數據總量同比增加1.83倍,入庫率100%,增量居全省第一,超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享的信用信息數量平均水平(9178萬條)。
數據平臺支撐作用日趨明顯。按照“一網三庫一平臺”規劃建設思路,大同市搭建了信用數據支撐平臺。一是建設“信用大同”官方網站。作為公共信用信息公示、信用政策法規發布、信用成果經驗宣傳的主陣地,日訪問量達到1.5萬余人次,累計訪問量達561萬人次,成為全市最活躍的門戶網站之一,起到了很好的政策、輿論宣傳作用!靶庞么笸本W站建設、管理與運維也取得了很好成績,已完成IPV6升級改造;由于表現優異,被中共大同市委網信辦選中,作為參演單位參加了2020年大同市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,受到各方好評。二是建設企業法人、非企業法人、自然人三個數據庫。目前已為全市35萬法人(含個體工商戶)、7600非企業法人、11.7萬自然人建立信用檔案。三是搭建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。信用信息通過共享平臺實現與省“信用山西”、國家“信用中國”互聯互通信息共享,平臺與政務審批平臺完成對接,實現了數據的自動傳輸。目前已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1.7億余條,開通市直賬號51個,縣市區管理員賬號10個,可提供信用核查、歸集信用信息、開展信用監管、實施信用聯合獎懲、信用修復、信用承諾等服務。
信易貸等“信易+”應用工作積極開展。大同市發改委聯合市金融辦和市銀保監局,共同推動全國信易貸平臺大同站落地,并召開信易貸推薦會,截止2020年12月底,線上完成信用貸款0.84億元,全市企業信用貸款余額11月末已達664億元。目前正在搭建“信易貸”風控查詢平臺,歸集社保、水電氣及公積金等數據,為金融機構提供數據服務,降低金融機構信息收集成本。同時,我市還積極開展“信易游”、“信易閱”、“信易批”和“信易+醫療保障”等項目,為守信個人、中小微企業、民營企業等提供方便、快捷的金融信貸服務和產品。
市場主體信用承諾信息公開公示。加快推進信用承諾應用和加強信用承諾監管,強化落實信用承諾制,引導企業主動亮承諾,去年在“信用大同”網站依法依規公示市場主體信用承諾6萬余份。
建立聯合獎懲自動化機制,實現數據自動傳輸。通過提供獎懲服務接口或獎懲插件的形式,與大同市行政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業務平臺對接,實現“逢辦必查”、“自動觸發、自動響應”。目前自動化聯合獎懲應用已經實現37個行政服務領域的覆蓋,實際產生案例超過3300例。配合市信用辦通過信用承諾、信用信息核查和聯合獎懲等措施,推動企業守信,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,抓好信用聯合懲戒應用,在“信用大同”網站集中公示紅黑名單2000余條,對信用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在招投標、領取補貼方面采取相關應對措施,對失信者予以限制,對守信者予以激勵。
不斷加強信用培訓和誠信宣傳。引入12家信用服務機構提供專業的信用服務和信用咨詢,多次召開信用體系推進會和信用工作培訓會,加強縣區督導,開展縣區信用評估。積極推動誠信宣傳教育,弘揚誠信文化,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。通過部門頻道、信用宣傳資料等線上線下渠道開展信用宣傳,加大對守信便利、失信懲戒突出案例的宣傳力度,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在全市形成“守信受益、信用有價”的價值導向,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,讓各方更加知信、守信、用信。全市各部門累計開展誠信活動150余起。
Copyright 2020 www.uctalks.cn All Rights Reserverved 版權所有:遼源綠盾信用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:0437-6660315
地址:吉林省遼源市經濟開發區創業大廈三樓 郵箱:lyqycx@163.com 備案號:吉ICP備2020004540號-1 技術支持:赤峰誠信文化傳媒
平臺指導單位:遼源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平臺運營單位:遼源綠盾信用服務有限公司
您是第 位訪客